國內新聞動態(tài)

蛟龍?zhí)柾瓿纱笱?7航次首次下潛

發(fā)布日期: 2016-04-26 11:09:36

(特派記者盧晨)“向陽紅09”船船時4月24日9時(北京時間4月24日7時),正在執(zhí)行2016年試驗性應用航次(中國大洋第37航次)任務的蛟龍?zhí)栞d人潛水器在西北太平洋潛水器功能復核試驗區(qū)進行工程試驗下潛,15時32分,蛟龍?zhí)枅A滿完成下潛任務,被回收至甲板。本次下潛為本航次蛟龍?zhí)柺状纬晒ο聺摰胶5?,也是蛟龍?zhí)栕酝度胧褂靡詠淼牡?02次下潛。經核實,潛水器各項系統(tǒng)指標正常。獲悉下潛成功后,國家海洋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孫書賢轉達了國家海洋局黨組書記、局長王宏的祝賀,希望考察隊繼續(xù)再接再厲,繼續(xù)努力,在確保安全前提下,完成好本航次任務。
  當天下潛蛟龍?zhí)柟泊钶d3人,分別為潛航員唐嘉陵、潛航員學員趙晟婭和潛航員學員齊海濱。當?shù)貢r間上午9時,航次現(xiàn)場指揮部發(fā)布人員就位命令;9時34分,蛟龍?zhí)栭_始下潛;11時24分,蛟龍?zhí)栂聺摰筋A定深度2304米,并開始海底作業(yè);13時20分,蛟龍?zhí)枓佪d上?。?5時32分,蛟龍?zhí)柋换厥罩良装澹?5時35分,潛水器搭載人員出艙。此次下潛最大下潛深度2304米,下潛時間共6小時9分鐘,其中海底作業(yè)時間1小時56分鐘。
  航次現(xiàn)場指揮部總指揮鄔長斌表示,此次下潛對蛟龍?zhí)柛飨到y(tǒng)狀態(tài)進行了技術確認,為后續(xù)潛次順利開展打下了基礎。本潛次首次搭載由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自主研發(fā)的小型海底鉆機進行海底底質鉆探取樣,成功獲取4.5厘米巖芯樣品1段;采集巨型底棲生物樣品4個,其中海參和海綿動物各1個、???個、近底層水樣8升、結核4枚;獲得近兩小時的海底高清視頻。同時,本潛次還開展了第二批潛航員學員海上實艇下潛培訓。潛次的成果為西北太平洋海山區(qū)底棲生物多樣性、聯(lián)通性研究提供了高質量的樣品和資料。通過蛟龍?zhí)柛呔榷ㄎ惶攸c,小型海底鉆機成功取得指定位置巖芯樣品,對富鈷結殼成礦對比研究具有重要意義。
  據(jù)潛航員唐嘉陵介紹,此次下潛是蛟龍?zhí)栕越桓渡詈V行暮蟮氖状纬晒ο聺摗T谥袊翱茖W研究中心等技術責任單位指導下,經深海中心一年多的維護維修,蛟龍?zhí)柵潘到y(tǒng)、重心調節(jié)系統(tǒng)、液壓系統(tǒng)、水下定位系統(tǒng)等設備都已恢復正常。通過此次下潛的檢驗,大家對之后的潛次都充滿了信心。

相關鏈接

  • 國家海洋局
  • 國際海底管理局
  • 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
Copyright 2011 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(fā)協(xié)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3044873號-1 地址:北京市西城區(qū)復興門外大街1號 郵編:100860